林妍妍 | 所在大學:弗吉尼亞大學 | 畢業中學:東北育才中學(09屆) | SAT I 2100 作文滿分 | SAT II 2400

今年寒假又一次回到STF的時候,發現下幾屆的學弟學妹們SAT的成績都非常不錯,申請的大學也都很好。自己心里有些慶幸早生了幾年,要不然說不定都競爭不過大家了。不知不覺間我也大四了。雖然這路上的每一步說不上精彩,但自認為還算踏實。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我在美國本科商學院的經歷,權當給大家做個借鑒。
先介紹一下我的現狀:美國弗吉尼亞大學McIntire商學院大四在校生,主修金融、會計和經濟學;McIntire 會計系一學期研究生項目錄取。曾在畢馬威中國及華泰證券實習,擁有中國會計上崗資格并通過國際特許金融分析師(CFA)一級考核。接下來我簡單羅列了我大學期間的一些安排及建議:
I. 大學前的準備:
我在接到錄取通知與來美國之前主要做了幾件事情:一是參加了中國會計上崗資格考試,二是學習了日語,三是豐富了自己的生活,比如學跳舞,學民樂等。如果你現在就對商學、經濟類感興趣,我建議你可以多看看這方面的書,了解各個相關行業都做什么,并且需要哪些資歷以便更好地安排今后的道路。如果家里有朋友親戚做這方面工作的那就再好不過了,你可以從他們那里得到很多信息,少走彎路。
除了我自己做過的這些,我還建議你上一些AP課程,或是預習一下大學的課程。在大一的時候,你不光要適應另一種文化,更要適應另一種上課方式,另一種完全沒接觸的學科。所以這個時候做一些學業上的準備是很有必要的。
II. 大一:學習、活動與交流
我大一上為了更好地融入美國生活,只選了5門課。而大一下學期在適應了之后,我上的課就變多了。McIntire商學院是提供給大三大四學生的,而對于大學前兩年,它有一些必修課,比如說微積分、統計、經濟學、寫作等最好在大一完成,而會計最好在大二完成。除了這些必修課,我建議你可以每學期上一門到兩門其他院系的課程,比如說音樂、美術、國際關系等,會在你今后與美國人交流時提供很多話題。
大一的時候我也有選擇性地參加了5到6個社團,在選擇社團的時候,我建議既要考慮個人興趣,也要綜合晉升的可能性、與職業的相關性等等。而一旦選擇了,我就建議你至少在一兩年內堅持下去。美國的大學和公司都非常注重一個人的領導力,所以在大學幾年能升到領導者的位置就非常重要。
除了以上這些,我在大一的暑假參加了學校和英國牛津大學的交流項目。想去牛津一是因為它的名聲,二是想了解一下歐洲的生活,自己是否適合到那里發展。另外,如果你有去交流的意愿,我建議你在這個時候實行,因為大一暑假實習的可能性很小,而在之后的幾個假期你是需要做實習來為今后的職業做準備的。
III. 大二:GPA與實習
McIntire的申請是在大二下學期開學時遞交的,所以大二上的GPA非常重要。我在大二上很慎重地選了幾門不太難的課,到了大二下才又開始大量地上課。我建議你多上一些課,因為大三大四的課業很重,課程又都不簡單,再想找到多上自己喜歡的課的機會就很難了。
大二下的時候你可以試著找實習。因為專業課沒有上很多,所以這條路并不容易。但是國內和香港的一些跨國公司都提供數學和英文為主的筆試,并且很器重留學生,你可以嘗試一下。我在大二暑假用了一個月時間在畢馬威實習,又用了一個月時間通過了日語二級考試,我建議你可以利用假期參加一下小語種等級考試,因為一些公司在應聘的時候會非常看重小語種的能力。
IV. 大三:商學院與實習
大部分McIntire的學生感覺大三是他們最累,但也是收獲最多的一年。在這一年里,授課方式來了一個180度的轉變,由原來的大部分時間去聽變成了大部分時間去討論、做Presentation;每一天都有50-100頁不等的閱讀,每一天上課教授都會記錄你的發言情況;獨立作業變成了Group project,趕上意見不合,有可能幾個小時都不能統一答案;Deadline之前可能熬到凌晨3點,然后集體開車去排版、印刷,但是當一個你們小組獨立完成的60多頁的計劃書呈現在你眼前的時候,你會覺得什么都很值。在這一年里,你會從剛開始的抱怨、不滿到慢慢地平靜、沉淀。這一年里你會體會到為什么各大公司喜歡來這里招聘:在經歷了如此一般之后,沒有什么工作是你不能勝任的。
而在這忙碌的課業間隙中,你還要花時間和精力去找實習,去參加面試。關于找實習,你之前的成績可以幫你在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,而要真正拿到Offer,你更需要在人脈及溝通能力上多準備。在人脈方面,我建議你可以考慮加入一些business fraternity。不同于其他兄弟會,這些組織沒有太多的派對,大多數的聚會是各大公司的招待會、酒會等。這樣的經歷會幫助你結交好多業內人士。比如說我參加了Beta Alpha Psi,即美國的一個會計兄弟會。在活動中我認識了我之后的面試官,可想而知,那次的面試進行地非常順利。而在溝通能力方面,也就是你面試當天的表現,就需要通過學校的就業輔導來模擬面試進行強化了。
V. 大四:CFA與CPA
就像我之前提到的,大四的課程都不簡單,所以我也就沒有上太多。而我大三暑假在華泰證券實習時,我的上司建議我去考取CFA的證書。因為現在國內注冊的CFA 只有300余人,所以就業前景和待遇都很可觀。
而作為會計專業的學生,我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CPA的課業要求,正在準備在今年暑假期間參加CPA四門科目的考試。和我主攻會計不同,可能很多人都很想走金融這條道路。如果是這樣,我要提醒你金融工程碩士的申請非常看重數學的能力,所以建議你在本科時主修數學,經濟、金融等作為主修或是輔修都可以。
VI. 其他
i. 一句話,一輩子?
有人可能好奇為何我大二做了會計的實習,而大三又去做證券。這也是我想強調的:無論任何時候,你的決定都不是不可逆轉的。雖然前面提到了要從前輩那里吸取經驗,但是你也要知道如果你不嘗試,你永遠不會知道那個領域到底適不適合你。趁著學生時期你不需要簽訂幾年的勞動合同,我建議你去嘗試不同的領域,會計、金融還是咨詢,不要因為“我都學了這么久的金融,如果去做咨詢不是可惜了”就放棄了選擇的機會。
ii. 中國的就是世界的?
不可否認的,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,所以相應的,就業和個人發展的方向也不盡相同。我建議不要固守傳統的想法,可以多和其他國家的人接觸,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文化,說不定你就可以在中西之間找到一個獨特的商業契機。
iii. 他說?
我的很多同學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工作去向,而相比之下,我還要再讀半年的研究生,有的人會說我是把自己“耽擱”了。其實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要什么。我希望在美國工作兩年之后回到國內的大公司獲得一些經驗,最終我希望去一些小型公司得到自己的一席之地。由此看來我的研究生學位就顯得很重要。所以只要你堅持在自己的路上踏實地走好每一步,不要讓自己后悔時間白白地被浪費掉就好。
不知不覺間洋洋灑灑地寫了很多,我希望我的經驗可以給學弟學妹們一些借鑒。預祝你們在美國都能實現自己當初的理想。
關鍵字:SAT 美國(guo)高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