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校簡介:
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
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
【學校簡介】
位于美國舊金山東灣伯克利市,創建于1868年。是加州大學系統中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學,位于舊金山東灣伯克利市,伯克利分校占地1232英畝、在讀學生3.5萬左右 的"巨型大學"有22位畢業生獲得過諾貝爾獎。學校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崇高的學術聲譽,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。這里是發現維他命E的地方,是鑒定出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地方,也是全國首個無過失離婚法案起草的地方。
在每十年進行一次的美國學術水平評估中,伯克利分校的 36 個學科中有 35 個在全國名列前十名,成為擁有數最多的學校之一。此外,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中有136 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和91位美國工程院院士。曾在伯克利分校工作和學習的諾貝爾獎得主不少于69位(諾貝爾獎數量世界第六),其中包括25位校友。15位圖靈獎得主位居世界第一,7位菲爾茲獎得主與普林斯頓大學并駕齊驅。2009年的諾貝爾獎與2011年的諾貝爾獎,各有3位得主與伯克利分校有關,這是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都少有出現過的情況。
二次大戰時期,伯克利分校的勞倫斯放射實驗室承包了美國軍方的原子彈研發計劃。1942年,伯克利分校的羅伯特·奧本海默教授被任命領導曼哈頓計劃的科學部門。
伯克利(li)(li)分校在越南(nan)戰(zhan)爭期間(jian)由于其學生對于美國(guo)政府的(de)抗議而變得全球(qiu)知名。20世紀60年代(dai)(dai)的(de)美國(guo)嬉皮(pi)文化、反越運動、東方神秘主義文化、回歸自然文化都起源于這(zhe)里。可以說伯克利(li)(li)改變了(le)美國(guo)整(zheng)整(zheng)一代(dai)(dai)人(ren)對政治和(he)道德(de)的(de)看(kan)法(fa)。
【知名校友】
中華民國教育部長、國立北京大學校長 蔣夢麟
加州州長 厄爾·沃倫
生物學家、詩人 胡先骕
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美國空軍名將 吉米·杜立德
中國歷史學家;前北京大學副校長 翦伯贊
聯合國副秘書長 唐明照
美籍華人物理學家,袁世凱之孫 袁家騮
伯克利碩士和終身教授,世界著名橋梁專家;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、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主 林同炎
前美國大使,前加州州議員 余江月桂
英特爾創立者之一,摩爾定律發明人 戈登·摩爾
前美國交通部部長 諾曼·峰田
國立清華大學校長、中華民國教育部長 毛高文
6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
23位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獲得者(zhe)
【代表學員】
黃詩云:SATⅠ 2190 SATⅡ 2400 TOEFL 107
柳逸林:SATⅠ 2190 SATⅡ 2400 TOEFL 110
吳一瀟:SATⅠ 2080 TOEFL 101
鄭思瑤:SATⅠ 1990(美國高中)
王相玖:SATⅠ 2220 SATⅡ 1580(2科) TOEFL 117 AP 5(2科)
趙南夏:SATⅠ 2140 SATⅡ 2350 TOEFL 107 AP 5(4科)
周宇建:SATⅠ 2060 SATⅡ 2320 TOEFL 101 AP 5(2科)
陳建中:SATⅠ 2030 SATⅡ 2390 TOEFL 104
宛思源:SATⅠ 2050 TOEFL 99